课程: 直面偏见:在差异中成长

免费学习该课程!

今天就开通帐号,23,000 门业界名师课程任您挑!

探索无意识偏见

探索无意识偏见

无意识偏见有时被叫作内隐偏见或认知偏见, 对它的研究让我们了解了 要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环境时应该怎么做, 那就是我们不要否定这一事实, 即我们的大脑会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 运转起来并下结论。 一天晚上我正在商场里,当时已是深夜。 电梯里还有一位女士要去杂货店。 她是一位黑人,穿着手术服,身材瘦小, 看上去比我矮很多。我看到她的时候, 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喜欢护士。 我其实是想说出来的。 但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赞美, 但话一出口就发觉失言了, 有这样的情况,对吧? 我一直从事有关偏见的研究, 所以我的心底有个声音说 “别说话,别说话。” 然后我继续想“说什么合适呢?” 我并不认识对方,但自认为知道她的身份, 而且还想对她表示友好,于是我说道: “你好,你在哪家医院工作?” 她告诉了我。我接着说: “怎么这么晚才下班?” 她说:“我刚去接生小宝宝了。 我是医生,我得…”等等。 我很庆幸,还好我没有说“我喜欢护士”。 虽然我的意图是好的,但影响可能非常消极, 并不是因为护士这个职业有什么问题, 而是因为这位女士是医生, 她一定厌倦别人一看到她, 就对她的职业妄下结论, 觉得她可能不是医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描述性偏见。 描述性偏见 就是指我们的大脑和大脑的运作方式 是在接收到很多刺激后, 试图让你认为事实就是这样,一切顺理成章。 这其实在走捷径, 至少大脑快速运转时是这样。 大脑慢速运转时, 我们会更有条理、思考更周全、 更关注数据, 而快速运转的大脑只是快速分类, 然后根据主题、模式等得出结论, 但我们会更经常这样做。 通俗点说,就是什么和什么会一起出现。 那天晚上, 我大脑里的医生形象就是高大的男性白人。 这并没有错。因为长久以来, 我们被灌输的医生形象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有时会说错话。 我们的大脑还会让我们对人和事物做出区分, 比如喜欢我的和不喜欢我的, 从而分出亲疏远近。 这是大脑的原始本能, 是从部落时代沿袭下来的。 如果他们喜欢我,我就去接近, 如果他们不喜欢我,我就离开。 所有这些都是大脑自行运作的, 我们并未察觉到这个过程 简化了我们对所发生事情的理解。 问题是,这件事没那么严重。 就像那位女士会因为我说错话而心情失落吗? 也许不会,因为她可能习惯了。 而这就叫作微不平等或微侵害, 是指微小的轻视。…

内容